创业板30家央企上市公司名单来了,监管层两天三度表态聚焦国企估值体系,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附股)
记者 林坚 11月22日,创业层两中字头概念股迎来久违的板家表态高光时刻,集体大涨,央企如、上市、公司国企估值高质午后秒板。名单截至收盘,监管聚焦中字头概念股指数大涨3%,天度体系创一年多来新高。展脉部分央企ETF成交额也大幅提升。相承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附股近期相关监管表述也非常集中,创业层两先是板家表态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提出了关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最新表述。 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也在今日发声称,央企近日证监会在广泛调研、上市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五种能力”持续提升,使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不难发现,这些表态均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但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的国有企业却在A股存在价值洼地情况已久。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A股国有上市公司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中位数分别为17.28倍和1.74倍,而全部A股上市公司则分别为23.60倍和2.30倍。 记者发现,正值注册制试点改革两周年的创业板也已涌现出众多这类企业,据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央企上市公司数量已达30家,它们在资本市场具有分量感,例如22日当天,获得涨停,他们同样存在估值低配的情况。 有分析人士提到,从今日的市场表现来看,国有上市企业后市板块能否延续强势态势有待观察。但综合政策面、信息面多重支撑,长远来看,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的估值体系或将迎来重塑,这也带来了更多投资机遇。 关注一: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强调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国资委旗下实体行业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力量。目前来看,在资本市场上,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中央企业构成了稳健性强、增长潜力大的重要板块。 聚焦国有企业估值情况,易会满在金融街论坛年会的发言中提到要涵盖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强调上市公司内外兼修、继续壮大机构力量、注重文化营养的摄入、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等等。 易会满提到,要深刻认识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他同时强调,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 关注二: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提出已制定新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方案 谈及沙雁所说的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在今天召开的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有了更为细致的“透露”。 他表示,近日证监会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五种能力”持续提升,使上市公司结构更加优化,市场生态显著改善,监管体系成熟定型,上市公司整体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他说,如果说过去两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治乱”,那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一轮方案的核心将是“提质”。他提到,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制度规则体系、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深化增量存量改革、提高监管的适应性时效性引领性以及增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强大合力。 卖方如何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已制定新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方案,均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从理念延伸至实践,殊途同归。而其中,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置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格外重要。 对此,发表了最新研判称,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这在中国资本市场是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2014年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由此拉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序幕。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推动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 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截至9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多地国资委改革成绩亮眼。在此视角下,她认为,国有企业展现出众多优势: 首先,国有上市公司市值规模大,金融风险低。截至9月30日,国有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约300亿,同时,国有上市公司整体外部融资渠道较多,面临的金融风险相对较小。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农业银行张毅:强化资金支持,让新市民在城镇安居有后盾
- 经济日报:油价每升超10元意味着什么?
- 探营电力“海绵”!30多员工,运营20多亿项目!新储能王者?或迎风口
- 新野纺织:公司有延迟发放工资情况 目前已得到解决
- 翠华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股东应占溢利不多于4200万港元
- 国内+欧洲 Nothing手机发售地区确认
- 1.8亿年前,昆虫就已举行“集体婚礼”
- 现代汽车据悉计划在中国销售氢能汽车
- 证监会市场部王建平:研究逐步扩大认股权试点地区
- 地方国企唱主角,郑州土拍收金107亿元,“最高学历烂尾盘”开发商也拿地了
- 快讯:医药股早盘震荡走低 迦南科技跌超10%
- 苹果正开发AR头显设备 库克差一点就承认了
- 美前财长称美应专注于建立自身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外交部回应
- 42家中外知名金主捧场宁德时代450亿定增 众星云集下20家未能获配 深股通已连续8日净卖出
- 智慧农业累亏2亿携手央企国投进军锂业 罗韶宇持股全质押冻结谋转型突围
- 百企时代!北交所指数“呼之欲出”,交投活跃度亟待提高
- “第二支箭”房企发债扩容,万科金地加入,总规模已超900亿
- 裁掉3000人,字节教育梦醒
- 美联储埃文斯:消除通胀压力是首要任务 7月加息75个基点非常合理
- 在位不收退休收?警惕干部离职后“期权式腐败”
- 搜索
-